基層動態
編者按:理念是行動的先導,是戰略性、方向性、引領性的東西,是發展思路、發展方向、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現。“四種經營理念”作為集團“奮進者”文化體系的核心理念,其提出與踐行,反映了集團20余年來發展實踐的深厚積淀,深化了對經營管理的規律性認識,順應了應對煤炭經濟下行的現實需要。
為推動“四種經營理念”走深走實,貫穿在各單位、各部門、各區隊、各車間、各班組工作開展的全過程、各環節,按照集團有關要求,公司擬在4月至10月,分階段、分主題組織開展“四種經營理念”大討論活動,旨在帶動公司上下堅持問題導向、過程導向、結果導向,務實創新、實干擔當,以思想破冰引領行動突圍、以戰略定力應對市場變量、以行動落實促進提質增效,奮力書寫彬長高質量發展新篇章。
公司網站、微信公眾號開設“‘四種經營理念’大家談”專欄,陸續刊發公司兩級領導班子成員、各部門負責人等干部職工踐行“四種經營理念”的新思路、新舉措、新成效,充分展現公司各條戰線干部職工立足崗位取得的新成果、新收獲,大力營造“爭做四個示范,創建一流企業”的濃厚氛圍。
以“營銷”思維打響生產升維之戰
小莊礦副總經理 高虎
當前,煤炭行業正經歷從“規模擴張”到“價值創造”的深刻轉型,市場波動成為常態,客戶需求從“合格”走向“定制”,傳統“生產主導、銷售跟進”的模式已觸天花板。我們必須以“營銷”思維重構生產邏輯,推動生產體系從“成本中心”向“價值引擎”躍遷,打贏這場從“挖煤”到“經營煤”的升維之戰。
一、升維認知,從“生產導向”到“客戶導向”。
“營銷”思維并非簡單的產品銷售技巧,其核心在于以市場需求為起點,以客戶滿意為終點,是一種貫穿企業運營全過程的價值創造理念。將其引入煤礦生產領域,是對傳統“重生產、輕市場”“以產量為中心”模式的深刻變革,是推動礦井從“生產導向”向“客戶導向”轉型、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路徑。
隨著煤炭市場供需關系的深刻變化,客戶需求已經從“合格夠用”升級為“優質穩定”。這意味著,礦井的生產活動不能再局限于“挖煤、出煤”的單一環節,而必須將視野延伸至市場端,精準把握客戶對煤質、指標、供應穩定性等方面的具體要求。而將營銷思維融入生產環節,實現生產與市場的有效對接,關鍵在于實現三個轉變。一是從“生產什么賣什么”到“市場需要什么生產什么”的轉變。要求我們的生產計劃、采掘設計必須前置考慮市場需求,建立“地質條件”與“客戶需求”雙維度的決策機制,確保開采的煤炭從源頭就具備市場競爭力。二是從“關注產量指標”到“關注客戶價值”的轉變。生產價值最終要通過市場認可來實現。必須將“客戶滿意度”作為衡量生產成效的重要標準,推動質量管理從“符合內部標準”向“滿足客戶期望”提升。三是從“生產與銷售割裂”到“全鏈條協同”的轉變。打破部門壁壘,構建從開采、洗選到運輸的全流程市場響應機制,讓生產環節成為營銷體系中有機且能動的一環,快速響應市場變化。
二、直面痛點,在“脫節處”打通“價值鏈”。
當前生產體系與市場需求的脫節,集中體現在三個環節,必須精準發力、系統破局。
(一)計劃脫節,從“埋頭苦干”到“抬頭看路”。以往計劃重產量、輕市場,導致資源錯配。改進的關鍵在于建立“訂單—計劃—設計”一體化機制,將客戶需求嵌入采掘方案評審,確保進尺投向高價值煤種,從源頭鎖定效益。
(二)質量脫節,從“指標合格”到“穩定可靠”。質量波動是客戶信任的“頭號殺手”。必須構建“開采—運輸—洗選”全鏈條質量閉環,嚴格執行“四級放煤+見矸關窗”,強化工作面控水,加密洗選監測頻次,讓“穩定”成為小莊煤的核心競爭力。
(三)人效脫節,從“會挖煤”到“懂經營”。一線職工不僅是操作工,更應是“價值創造者”。要通過“技能賦能+機制驅動”,開展關鍵崗位精準培訓,將回采率、含矸率等市場敏感指標與績效掛鉤,讓職工既挖得快、更挖得好。
三、實戰破局,用“案例”詮釋“營銷型生產”。
理念的價值在于實踐。小莊礦正在用三個典型案例,詮釋如何將營銷思維轉化為生產競爭力。
(一)40307工作面“波浪式推采”——一調雙贏。通過動態調整回采層位,實施“波浪式”推采,有效規避涌水區,底煤回收率顯著提升,原煤含水率下降3.6%,單月增產2.69萬噸。這不僅是技術優化,更是“為客戶降本”的經營思維體現。
(二)“四級放煤+日考核”——質量是算出來的。推行“大、中、小、微”四級放煤工藝,配套含矸率日考核機制,將含矸率穩定控制在16%以內,熱值波動收窄15%。質量穩定本身就是最大的降本增效,直接提升了客戶長期合作的信心。
(三)技能比武+績效重構——人是最大的變量。針對放煤工、采煤機司機開展“一對一”實戰培訓,將煤質指標與收入直接聯動。半年內,關鍵崗位技能達標率從75%躍升至92%,效率提升10%,原煤合格率100%。對人的投資,永遠是回報率最高的營銷。
四、系統推進,打贏“生產升維”三大戰役。
“營銷”思維落地,是一場系統工程,必須聚焦關鍵、持續發力。一打“認知統一戰”。推動“客戶滿意是檢驗生產的唯一標準”成為全員共識,讓每個崗位都成為價值創造節點。二打“流程再造戰”。構建“客戶需求—生產計劃—質量控制—交付服務”的端到端高效流程,實現產銷無縫銜接。三打“能力升級戰”。持續投入“人”的賦能,培養既懂技術又懂市場的復合型生產隊伍,支撐礦井從“生產高地”邁向“價值高地”。
這場生產升維之戰,本質是以客戶為中心的價值重構。當我們真正用營銷思維武裝生產體系時,礦井就不再僅是資源的開采者,而是客戶價值的共創者。唯有如此,方能在高質量發展的浪潮中,立于不敗之地。


